卷二人謀下 廟勝篇 第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李荃(唐) 書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經曰︰天貴持盈不失,陰陽四時之綱紀;地貴定傾不失,生長均平之土宜。人貴節事,調和陰陽,布告時令,事來應之,物來知之,天下盡其忠信、從其政令。故曰︰「天道無災,不可先來;地道無殃,不可先倡;人事無失,不可先伐。」四時相乘,水旱愆和,冬雷夏霜,飛蟲食苗,天災也。山崩川涸,土不稼穡,水不澗下,五果不樹,八谷不成,地殃也。重賦苛政,高台深池,興役過差,縱酒荒色,遠忠昵佞,窮兵黷武,人失也。上見天災,下睹地殃,傍觀人失。

    兵不法天,不可動;師不則地,不可行;征伐不和於人,不可成。天贊其時,地資其財,人定其謀。靜見其陽,動察其陰,先觀其跡,後知其心。所謂勝兵者,先勝而後求戰;敗兵者,先戰而後求勝。故曰︰「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矣。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矣。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 譯文】

    經書說︰天貴在保持廣闊,而不失掉陰陽四時的根本;地貴在穩定了大地的傾斜,而不失保持萬物生長平衡的土壤條件;人貴在調節事物,調和陰陽,布告時令,應付來臨的事情,了解來臨的事物,使天下人誠信盡忠,服從政令。所以說,天不到降災的時候,你不能讓災害先行降臨;地不到生害的時候,你不能讓禍害先行發生;人事沒有失誤,你就不能先行去征伐人家。四時季節混亂,水旱失調,冬天打雷,夏天降霜,飛蝗吃掉秧苗,這是天災。山體崩塌,河流干枯,土地不長莊稼,水不能濕潤田野,果樹不結果,糧食沒有收成,這是地害。征收重稅,實行苛政,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縱酒無度,荒淫女色,疏遠忠臣,親近奸俊,窮兵默武,這是人失。上要看天災,下要察地害,旁要觀人失。用兵不依照天道不能行動,作戰不根據地理不能進行,征伐不團結眾人不能成功。進行戰爭需要天賜良機,地助資財,人定謀略,需要靜觀敵人表象,動察敵人隱秘,從觀察敵人形跡到推究敵方內心,所謂勝兵,就是先有了取勝的把握而後才去作戰;所謂敗兵,就是先投入戰斗而後再去求勝。

    所以孫子說︰“凡是未開戰以前,預計可以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充分;未開戰之前,預計不能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不充分。條件充分的能勝利,不充分的不能勝利,何況沒有條件呢!根據這些來看,勝敗就可以預見到了”。


如果你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