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人謀下 作戰篇 第二十一

類別︰子部 作者︰李荃(唐) 書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經曰︰昔之善戰者,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圓則行,方則止。行者,非能行而勢不得不行;止者,非能止而勢不得不止。夫戰人者,自斗於其地,則散;投之於死地,則戰。散者,非能散,勢不得不散;戰者,非能戰,勢不得不戰。行止不在於木石,而制在於人;散戰不在於人,而制在於勢。此因勢而戰人也。夫未見利而戰,雖眾必敗;見利而戰,雖寡必勝利者,彼之所短,我之所長也。見利而起,無利則止,見利乘時,帝王之資。故曰︰「時之至,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見利不失,遭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害。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暝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此因利之戰人也。夫戰者,左川澤,右邱陵,背高向下,處生擊死,此平地之戰人也。逼敵無近於水,彼知不免,致死拒我,困獸猶斗,蜂蠆有毒,況於人乎!令其半濟而擊之,前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斗心。敵逆水而來,迎之於水內,此水上之戰人也。左右山陵、谷險狹與敵相遇,我則金鼓蔽山、旗幟依林、登高遠斥、出沒人馬,此山谷之戰人也。勢利者,兵之便;山水平陸者,戰之地。夫善用兵者,以便勝,以地強,以謀取,此勢之戰人也。如建瓴水於高宇之上,砉然而無滯溜;又如破竹,數節之後,迎刃自解,無復著手。

    【 譯文】

    經書說︰古代善于作戰的,就象滾動木石。木、石的特性是圓形的就能滾動,方正就會安定。圓形的木、石頭滾動,並非它本身能滾動,而是它的形狀使它不得不動;方形的木石靜止,並非本身無法移動,而是它的形狀使它不得移動。和敵人交戰,在自己的境內作戰,兵士就會四散,把軍隊放到死地,士兵就會奮力作戰。士兵四散,並非軍伍本身易散,而是形勢使之四散;奮勇作戰的,並非善于作戰,而是處于死地的形勢使之不得不戰。因此,動、止的原因不在于木石本身,而在于人的控制;戰斗中士兵或離散、或奮勇,不在于士兵本身而在于形勢,這就是借助形勢來與敵人作戰。沒有有利條件而作戰,即使人多也會失敗;具備有利條件而作戰,即使人少也能取勝。有利條件就是敵方的短處和我方的長處。具備有利條件的就出擊,不具備有利條件的就停止。能夠憑借有利條件和借助有利時機,這是做帝王的資本。因此,時機來到的時候,中間不容有絲毫差失。早一點就過分,晚一點就來不及。見到有利條件便抓住不放,遇到有利時機不可猶豫錯過,失掉有利條件、錯過有利時機,只會反受其害。疾雷不及掩耳,閃電不及閉目,使士兵象受驚、發狂一樣沖鋒陷陣,這是借助有利條件進行戰斗的方法。交戰時,左面是河流湖泊,右面是山地丘陵,背靠高地面向低處,在有利的位置上打擊處于不利位置上的敵人,這是平地進行戰斗的方法。逼迫敵人使之不能靠近有水的地方,敵人知道難免于死,就會拼命抵抗,困獸猶斗,蜂蠍有毒,何況人呢?到敵人渡河不到一半時發動進攻,渡河在前的知道還有生路,後面的人又羨慕他們,這些人哪里還有戰斗的意志呢?敵人逆流而來,我方在水中迎擊,這是在水上進行戰斗的方法。左右是山陵峽谷,在險要狹窄之處與敵軍相遇,依山靠林布置軍陣,佔據高處有利地勢調遣人馬,這是山谷進行作戰的方法。勢與利,是便于作戰的有利條件,山水平陸,是適合交戰的地區。善于用兵作戰的,依靠便利條件取勝,依靠適合戰區取強,依靠謀略達到目的,這是因勢進行作戰的方法。這個戰法就象高屋建領,迅速傾泄而無滯留。又象用刀劈竹,破竹數節便會迎刃而解,無復費力。


如果你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