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 狐友談道

類別︰集部 作者︰紀昀(清) 書名︰閱微草堂筆記

    安氏表兄,忘其名字,與一狐為友。恆于場圃間對談。安見之,他人弗見也。狐自稱生于北宋初,安叩以宋代史事,曰︰皆不知也。凡學仙者,必游方之外,使萬緣斷絕,一意精修,如于世有所聞見,于心必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有所愛憎,有所愛憎,則喜怒哀樂之情必迭起循生,以消鑠其精氣,神耗而形亦敝矣。烏能至今猶在乎?迨道成以後,來往人間,視一切機械變詐,皆如戲劇;視一切得失勝敗,以至于治亂興亡,皆如泡影。當時即不留意,又焉能一一而記之?即與君相遇,是亦前緣。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大都萍水相逢,煙雲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記憶。則身所未接者,從可知矣。時八里莊三官廟有雷擊蠍虎一事。安問以物久通靈,多攖雷斧,豈長生亦造物所忌乎?曰︰是有二端,夫內丹導引,外丹服餌,皆艱難辛苦以證道,猶力田以致富,理所宜然;若媚惑夢魘,盜采精氣,損人之壽,延己之年,事與劫盜無異,天律不容也。又惑恣為妖幻,貽禍生靈,天律亦不容也;若其葆養元神,自全生命,與人無患,于世無爭,則老壽之物,正如老壽之人耳,何至犯造物之忌乎?舅氏實齋先生聞之曰︰此狐所言,皆老氏之粗淺者也,然用以自養,亦足矣。

    【譯文】

    安姓表兄,忘記了他的名字。他曾同一個狐精交友,經常在收打作物的場院里交談,安能看見狐精,別人就看不見。狐精自稱生于北宋初年,安問到宋代的歷史事件,它回答說︰“都不知道。凡是學仙的,必定游歷于世外,使得一切因緣斷絕,一心一意精心修煉。如果對世事有所見聞,在心里就必然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然就有所愛僧。有所愛僧,那麼喜怒哀樂之情必然接連交替而生,用以消減他的精氣,精神耗費而形狀也就衰弊了,哪里能到現今還在呢?等到大道既成以後,來往于人世間,看一切機巧變詐都像戲劇,看一切得失勝敗以至于治亂興亡,都像虛幻的水泡和影子。當時既然沒有留意,又怎麼能-一記得呢?就是同您相遇,這也是有前緣。但是幾百年來相遇像您的,不知道有多少,大都是像浮萍隨水漂泊偶而相逢,像煙雲的忽而散去,過去的說笑也多半不能記憶。那麼自身所未曾接觸的,從這里也可以想見了。”

    當時八里莊三官廟發生了一件雷打蠍虎的事,安問起物久通靈,多半遭到雷劈,難道長生也是造物主所禁忌的嗎?狐精回答說︰“這有兩個方面,如煉成內丹導氣引體,或者服食金石燒煉的外丹,都是經歷艱難辛苦得以悟道,就像努力耕作得以致富,是理所當然的。若是誘惑夢魔,盜采精氣,損別人的壽數,延自己的年齡,這同搶劫偷盜沒有什麼區別,天上的律令也是不容的。又或者任意興妖作幻,給百姓造成禍害,天上的律令也是不容的。如果他保養精神,完善自己的生命,不給人帶來禍患,于世無所爭競,那麼老壽的事物,正如同老壽的人罷了,何至于觸犯造物主的禁忌呢?”舅父實齋先生听到這話後說︰“這個狐精所說的,都屬于老子學說中粗淺的一類。但是用來自我養生,也足夠了。”


如果你對閱微草堂筆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閱微草堂筆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