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周文 【鄭子家告趙宣子】(文公十七年 《左傳》)

類別︰集部 作者︰吳乘權、吳大職選編 書名︰古文觀止

    原文︰

    晉侯合諸侯于扈ヾ,平宋也ゝ。

    于是晉侯不見鄭伯ゞ,以為貳于楚也。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々,以告趙宣子曰ぁ︰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あ。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難ぃ,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于執事い。十二年六月,歸生佐寡君之嫡夷ぅ,以請陳侯于楚而朝諸君う。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十五年五月,陳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燭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陳蔡之密邇于楚 ,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見于君 ,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絳 。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 。

    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無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又曰︰‘鹿死不擇音。 ’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 ,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將悉敝賦以待于,唯執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于齊(21);四年,為齊侵蔡(22),亦獲成于楚。居大國之間而從于強令,豈有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

    晉鞏朔行成于鄭(23),趙穿、公婿池為質焉(24)。

    注釋︰

    ヾ晉侯︰晉靈公,名夷皋。扈(h )︰鄭地,在今河南原武縣西北。

    ゝ平宋︰平定宋亂以立宋文公。宋昭公無道,先一年十一月,被宋襄公的夫人派人殺了。

    ゞ鄭伯︰鄭穆公。名蘭,為鄭國第九個國君。

    々子家︰即公子歸生,鄭大夫。

    ぁ趙宣子︰即趙盾。晉卿,晉國的執政大臣。

    あ蔡侯︰蔡襄公。君︰這里指晉襄公,晉靈公之父。

    ぃ敝邑︰對別人稱自己的國家的謙稱。侯宣多之難︰侯宣多,鄭大夫,鄭穆公為侯宣多所立,于是侯宣多居功專權,所以稱之為“侯宣多之難”。

    い克減︰稍稍壓制。

    ぅ寡君︰人臣對別國稱呼自己國君的謙詞。嫡夷︰指鄭穆公的太子夷。嫡︰嫡子,正夫人所生的兒子,一般都立為繼承君位的太子。

    う陳侯︰陳共公。

     蕆(ch n)︰完成。

     密邇︰緊密靠近。

     襄︰晉襄公。君︰這里指晉靈公。

     及︰來到。絳︰晉都,在今山西曲沃縣西南。

     蔑︰無,沒有。

     逞︰快心。

      畏首畏尾,身其余幾︰言外之意是,鄭北畏晉,南畏楚,又有什麼辦法呢?

     音︰同“蔭”,樹蔭,引申為庇護。此句言外之意是,鄭被你們逼得瀕于滅亡,就交不擇所從了。

     鋌︰疾走。罔極︰無窮。

     悉︰全部。盡其所有。賦︰兵。古代按田賦出兵,所以稱賦。(chouz)︰晉鄭交界之地。唯執事命之︰這是客氣的說法。真正的意思是,看你們怎麼回答吧。

    (21)文公︰指鄭文公。

    (22)四年︰指鄭文公四年。

    (23)鞏朔︰晉大夫。

    (24)趙穿︰晉卿。公婿池︰晉靈公的女婿。

    譯文︰

    晉靈公在扈會合各國,為的是平定宋國的內亂。

    晉侯不召見鄭伯,以為他有貳心,暗地里依附了楚國。鄭國的大夫子家派通訊官送給書信,用來告訴晉國的趙宣子說︰“我國的國君即位三年,召集蔡侯和他一起侍奉你們襄公。九月,蔡侯來到我國準備出行到晉國,我國因為侯宣多的禍亂,國君因此不能和蔡侯一起朝見你們的國君。十一月,侯宣多的亂事稍稍平定之後,就和蔡侯一起在百官面前來朝見你們的國君。十二年六月,歸生又輔佐我們國君的太子夷,為陳侯朝見晉國的事向楚國請命。十四年七月,我國國君又前往朝見,來完成陳侯朝晉的事。十五年五月,陳侯才得以從我國前往晉國朝見。去年正月,燭之武輔佐太子夷前往朝見。八月,我國國君又前往朝見。以陳、蔡兩國跟楚國貼近,卻不敢對晉國有貳心,這都是有我國的原因啊。雖然我國一再為貴國效勞,為什麼還被認為有罪呢?我國國君在位的時候,一次朝見晉襄公,兩次朝見現在的晉君,太子夷和我們兩三位大臣,相繼來到絳都朝見。雖然我們是小國,事大國之禮沒有超過我們的啊。現在大國卻說︰‘你沒有達成我的願望。’要是這樣,我國只有滅亡,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再增加我們事晉國的禮數了。古人有話說︰‘顧頭顧尾,身體還剩下什麼地方不顧呢?’還說︰‘鹿要死了是不會挑選蔭涼的地方的。’小國為大國效勞,大國有恩惠,那小國還是懂得報答恩惠的人;大國沒有恩惠,那麼小國只好是被逼冒險的鹿了。走得太快,就必然要走那些危險的地方,被逼急了哪里還能選擇呢?你們的命令無法理解極端艱難,我們也知道自己終究要滅亡了。只好集中全部的兵力在等待,就只听您的命令了!鄭文公二年,我國朝見齊桓公;四年,替齊國侵佔了蔡國,蔡是楚的屬國,可是我們還和楚國建立了同盟。小國夾在大國之間,听從強國的命令,難道有罪嗎?大國如果不替我們著想,我們就沒法逃避你們的命令了。”

    晉國的大夫鞏朔和鄭國簽訂盟約,把趙穿和晉靈公的女婿池做人質留在鄭國。

    賞析︰

    鄭國是夾在晉、楚兩個對立的大國之間的小國,外交關系很難處理,鄭子家的這篇外交辭令,利用兩大國的矛盾,逐年逐月羅列事實,批評晉的苛刻要求,甚至不惜以決裂相警告,終于迫使晉人讓步。


如果你對古文觀止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文觀止》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