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方第二二

類別︰經部 作者︰不詳 書名︰尚書

    惟五月丁亥,王來自奄,至于宗周(1)。

    周公曰︰“王若曰(2)︰猷(3)!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4)。我惟大降爾命(5),爾罔不知。洪惟圖天之命(6),弗永寅念于祀(7),惟帝降格于夏(8)。有夏誕厥逸(9),不肯h言于民(10),乃大淫昏(11),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12),乃爾攸聞。厥圖帝之命(13),不克開于民之麗(14),乃大降罰(15),崇亂有夏(16)。因甲于內亂(17),不克靈承于旅(18)。罔丕惟進之恭(19),洪舒于民(20)。亦惟有夏之民叨迫漲眨1),劓割夏邑(22)。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23),刑殄有夏(24)。

    “惟天不畀純(25),乃惟以爾多方之義民不克永于多享(26);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27),乃肴惟虐于民(28),至于百為,大不克開(29)。乃惟成湯克以爾多方簡(30),代夏作民主。

    “慎厥麗,乃勸(31);厥民刑,用勸;以至于帝乙(32),罔不明德慎罰,亦克用勸;要囚殄戮多罪(33),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今至于爾闢(34),弗克以爾多方享天之命(35),嗚呼!”

    王若曰︰“誥告爾多方,非天庸釋有夏(36),非天庸釋有殷。乃惟爾闢以爾多方大淫(37),圖天之命屑有辭(38)。乃惟有夏圖厥政,不集于享(39),天降時喪,有邦間之(40)。乃惟爾商後王逸厥逸,圖厥政不蠲A(41),天惟降時喪。

    “惟聖罔念作狂(42),惟狂克念作聖。天惟五年須暇之子孫(43),誕作民主(44),罔可念听。天惟求爾多方,大動以威(45),開厥顧天(46)。惟爾多方罔堪顧之。惟我周王靈承于旅(47),克堪用德,惟典神天(48)。天惟式教我用休(49),簡畀殷命(50),尹爾多方。

    “今我曷敢多誥(51)?我惟大降爾四國民命(52),爾曷不忱裕之于爾多方(53)?爾曷不夾介V我周王享天之命(54)?今爾尚宅爾宅(55),畋爾田(56),爾曷不惠王熙天之命(57)?

    “爾乃迪屢不靜(58),爾心未愛(59)。爾乃不大宅天命(60),爾乃屑播天命(61),爾乃自不典(62),圖忱于正(63)。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囚之(64),至于再,至于三(65)。乃有不用我降爾命’我乃其大罰殛之(66)!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67)!”

    王曰︰“嗚呼!猷!告爾有方多士暨殷多士(68)。今爾奔走臣我監五祀(69),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70),爾罔不克臬(71)。

    “自作不和,爾惟和哉!爾室不睦,爾惟和哉!爾邑克明(72),爾惟克勤乃事。爾尚不忌于凶德(73),亦則以穆穆在乃位(74),克閱于乃邑謀介(75)。

    “爾乃自時洛邑(76),尚永力畋爾田,天惟畀矜爾(77),我有周惟其大介賚爾(78)。迪簡在王庭(79),尚爾事(80),有服在大僚(81)。”

    王曰︰“嗚呼!多士,爾不克勸忱我命(82),爾亦則惟不克享(83),凡民惟曰不享。爾乃惟逸惟頗(84),大遠王命,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85),我則致天之罰(86),離逖爾土(87)。”

    王曰︰“我不惟多誥(88),我惟祗告爾命。”

    又曰︰“時惟爾初(89),不克敬于和(90),則無我怨。”

    【注釋】

    (1) 五月︰《孔傳》說︰“周公歸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魯征淮夷,作《費誓》;王親征奄,滅其國,五月還至鎬京。”

    (2) 王若曰︰周公代替成王訓話。若,這樣。

    (3) 猷︰嘆詞。

    (4) 四國︰指管、蔡、商、奄四國。惟︰與,和。殷侯︰眾位諸侯。尹民︰治民,指治民的官員。

    (5) 降︰下,下達。命︰教令。

    (6) 洪惟︰語首助詞。圖︰大,見《經傳釋詞》。大天之命,謂夸大天命。

    (7) 寅︰敬。不永寅念于祀,謂忽視民生。

    (8) 格︰通,教令。《玉篇》︰“,教令嚴也。”

    (9) 誕︰大。

    (10) 感︰憂。

    (11) 淫昏︰淫樂昏亂。

    (12) 勸︰勉力。迪︰教導。

    (13) 圖帝之命︰圖,大。言夸大上帝之命。

    (14) 開︰明,明白。麗︰附。民之麗,老百姓歸附的道理。

    (15) 大降罰︰大事殺戮。

    (16) 崇︰充,大。

    (17) 甲︰通狎,習。內亂︰女治,指夏桀信任妹喜。

    (18) 靈︰善。承︰順從。旅︰眾人。

    (19) 丕︰不。進︰通,財貨。恭︰通供。《廣雅•釋詁》︰“供,進也。”

    (20) 舒︰古文作荼,苦。這里指毒害。

    (21) 叨︰貪婪。疲悍撳濉G眨和Q,興。

    (22) 劓割︰殘害。

    (23) 顯休︰光明美好。

    (24) 刑殄︰誅絕。

    (25) 畀純︰畀,與。純與屯通,眾。

    (26) 義民︰指邦君。亭︰勸導。

    (27) 恭︰通供,供職。保享︰保護勸導。

    (28) 惟虐︰為虐。

    (29) 開︰開展。《說文》︰“開,張也。”

    (30) 多方︰多邦,諸侯。簡︰擇,選擇。

    (31) 麗施行。指施行教令。勸︰勉勵。

    (32) 帝乙︰紂之父。

    (33) 要囚︰幽囚,囚禁。

    (34) 闢︰君。爾闢,你們的君主,指紂。

    (35) 以︰與,和。

    (36) 庸釋︰舍棄。

    (37) 爾闢︰爾的君主。以︰和。多方︰指夏、殷各國諸侯。

    (38) 圖︰大,夸大。屑︰通u,安逸。有︰又。辭︰通怠,懈怠。

    (39) 集︰在,在于。

    (40) 間︰代替。

    (41) 蠲︰音ju n,清明。A︰美好。

    (42) 聖︰明哲的人。作狂︰成為狂妄無知的人。

    (43) 五年︰孫星衍說︰“五年,當從文王七年數至武王十一年代紂也。”須︰等待。暇︰寬暇。子孫︰指成湯的子孫。

    (44) 誕︰延,延續。

    (45) 大動以威︰鄭玄注︰“言天下災異之威,動天下之心。”

    (46) 開︰啟示。

    (47) 靈︰善于。承︰順從。旅︰眾人。

    (48) 典︰通腆,善。言善待。

    (49) 式︰讀為代,更改,改變。教我用休︰以休祥指示我。

    (50) 簡︰選擇。畀︰給予。殷命︰大命。《廣雅•釋詁》︰殷,大也。

    (51) 易敢︰何敢。

    (52) 降爾四國民命︰降命于爾四國之民。

    (53) 忱裕︰告導,勸導。

    (54) 夾介︰夾,輔。介,善。V︰與艾通,輔助。《釋詁》︰“艾,相也。”

    (55) 尚︰還。宅爾宅︰前一宅字,是動詞,居住。

    (56) 畋︰整治。

    (57) 惠︰順從。熙︰光,宣揚。

    (58) 乃︰竟。迪︰教導。屢︰屢次。

    (59) 愛︰順。

    (60) 宅︰度,考慮。

    (61) 屑︰通悉,皆,盡。播︰棄。

    (62) 不典︰不法。

    (63) 圖︰圖謀。忱︰攻擊。正︰長。

    (64) 要囚︰幽囚。

    (65) 至于再,至于三︰《孔傳》說︰“再,謂三監淮夷叛時。三,謂成王即政又叛。”

    (66) 殛︰誅。

    (67) 速︰召,招致。辜︰罪。

    (68) 暨︰和。

    (69) 監︰侯國。此指周。五祀︰五年。從周公攝政三年滅奄起至成王元年,正好五年。

    (70) 胥︰繇役。伯︰《大傳》伯作賦,賦稅。正︰通政,政事。

    (71) 臬︰法,守法。

    (72) 明︰政治清明。

    (73) 忌︰通“ 保 緞《擰罰骸  桃病!br />
    (74) 穆穆︰恭敬。

    (75) 閱︰容。介︰善。

    (76) 乃︰若。時︰這個。

    (77) 畀︰賜予。矜︰憐憫。

    (78) 大介︰大而好。介,善。賚︰賜,賞賜。

    (79) 迪︰進。簡︰選擇。

    (80) 尚爾事︰努力做你的工作。尚,努力。《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注︰“尚,猶努力也。”

    (81) 服︰職務。僚︰官。

    (82) 勸︰勉力。忱︰相信。

    (83) 享︰享受祿位。

    (84) 逸︰放蕩。頗︰邪惡。

    (85) 探︰試。威︰罰。

    (86) 致︰行,施行。

    (87) 逖︰遠。

    (88) 惟︰思。

    (89) 時︰善。惟︰謀劃。

    (90) 于︰與,和。

    【譯文】

    五月丁亥這天,成王從奄地回來,到了宗周。

    周公說︰“成王這樣說︰啊!告訴你們四國、各國諸侯以及你們眾諸侯國治民的長官,我給你們大下教令,你們不可昏昏不聞。夏桀夸大天命,不常重視祭祀,上帝就對夏國降下了嚴正的命令。夏桀大肆逸樂,不肯恤問人民,竟然大行淫亂,不能用一天時間為上帝的教導而努力,這些是你們所听說過的。夏桀夸大天命,不能明白老百姓歸附的道理,就大肆殺戮,大亂夏國。復桀因習于讓婦人治理政事,不能很好地順從民眾,無時不貪取財物,深深地毒害了人民。也由于夏民貪婪、忿戾的風氣一天天盛行,殘害了夏國。上天于是尋求可以做人民君主的人,就大下光明美好的使命給成湯,命令成湯消滅夏國。

    “上天不賜給眾位諸侯,就是因為那時各國首長不能常常勸導人民,夏國的官員太不懂得保護和勸導人民,竟然都對人民施行暴虐,至于各種工作都不能開展;就是因為成湯由于那時有各國邦君的選擇,代替夏桀作了君主。

    “他慎施教令,是勸勉人;他懲罰罪人,也是勸勉人;從成湯到帝乙,沒有人不宣明德教,慎施刑罰,也能夠用來勸勉人;他們監禁、殺死重大罪犯,也能夠用來勸勉人;他們釋放無罪的人,也能夠用來勸勉人。

    “現在到了你們的君王,不能夠和你們各國邦君享受上天的大命,實在可悲啊!

    王這樣說︰“告訴你們各位邦君,並不是上天要舍棄夏國,也不是上天要舍棄殷國。是因為你們夏、殷的君王和你們各國諸侯大肆淫佚,夸大天命,安逸而又懈怠;是因為夏桀謀劃政事,不在于勸勉,于是上天降下了這亡國大禍,諸侯成湯代替了夏桀;是因為你們殷商的後王安于他們的逸樂生活,謀劃政事不美好,于是上天降下這亡國大禍。

    “聖人不思考就會變成狂人,狂人能夠思考就能變成聖人。上帝用五年時間等待、寬暇商的子孫悔改,讓他繼續做萬民之君主,但是,無法可以使他們思考和听從天意。上帝又尋求你們眾諸侯國,大降災異,啟發你們眾國顧念天意,你們眾國也沒有人能顧念它。只有我們周王善于順從民眾,能用明德,善待神、天。上帝就改用休祥指示我們,選擇我周王,授予偉大的使命,治理眾國諸侯。

    “現在我怎麼敢重復地說?我有過發布給你們四國臣民的教令,你們為什麼不勸導各國臣民?你們為什麼不大大幫助我周王共享天命呢?現在你們還住在你們的住處,整治你們的田地,你們為什麼不順從周王宣揚上帝的大命呢?

    “你們竟然屢次教導還不安定,你們內心不順。你們竟然不度量天命,你們竟然完全拋棄天命,你們竟然自作不法,圖謀攻擊長官。我因此教導過你們,我因此討伐你們,囚禁你們,至于再,至于三。假如還有人不服從我發布給你們的命令,那麼我就要重重懲罰他們!這並不是我們周國執行德教不安靜,只是你們自己招致了罪過!”

    王說︰“啊!告訴你們各國官員和殷國的官員,到現在你們奔走效勞臣服我周國已經五年了,所有的徭役賦稅和大大小小的政事,你們沒有不能遵守法規的。

    “你們自己造成了不和睦,你們應該和睦起來!你們的家庭不和睦,你們也應該和睦起來!要使你們的城邑清明,你們應該能夠勤于你們的職事。你們應當不被壞人教唆,也就可以好好地站在你們的位置上,就能夠留在你們的城邑里謀求美好的生活了。

    “你們如果用這個洛邑,長久盡力耕作你們的田地,上天會憐憫你們,我們周國會大大地賞賜你們。把你們引進選拔到朝廷來;努力做好你們的職事,又將讓你們擔任重要官職。”

    王說︰“啊!官員們,如果你們不能努力信從我的教命,你們也就不能享有祿位,老百姓也將認為你們不能享有祿位。你們如果放蕩邪惡,大大地違抗王命,那就是你們各國妄圖試探上天的懲罰,我就要施行上天的懲罰,使你們離開你們的故土。”

    王說︰“我不想重復地說了,我只是認真地把天命告訴你們。”

    王又說︰“好好地謀劃你們的開始吧!若不能恭敬與和睦,那麼你們就不要怨我了。”


如果你對尚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尚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