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表第二十二  

类别:集部 作者:刘勰 书名:文心雕龙

    《章表》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二篇,论述章、表两种相近的文体。 本篇所论章、表,和以下两篇所论奏、启、议、对等,都是封建社会臣下向 帝王呈辞的文体。这类文体,历代名目繁多,且不断有所变化。以上几种, 是先秦到魏、晋期间几种常用的文体。

    本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章表的意义及其产生、形成过程。第二部 分评论汉、晋期间一些主要章表的成就。第三部分论章表的写作特点,提出 “繁约得正,华实相胜”的基本要求。

    章表这类向帝王的呈文,文学意义是不大的。篇中反复提到“对扬王庭”、 感恩戴德等,固然是这类文章中屡见不鲜的,也反映了刘勰较为浓厚的封建 意识。但章表奏议既是直陈帝王之制,往往就是历代文人的精心之作。从萧 统的《文选》开始,这类文章为历代作者和选家所重视,是有一定原因的。 即本篇所论及的孔融《荐祢衡表》、诸葛亮《出师表》等,也是古来传颂不 绝的名篇。所以,研究这类作品,不仅为研究古代文体论所必须,对探讨古 代陈情议事的散文,也是不可不注意的一个方面。刘勰论章表,对汉、晋作 品大多做了过高评价,唯不满于魏初的靡丽不足之作;虽主张“华实相胜”, 却明确提出“以文为本”,强调“君子秉文,辞令有斐”。对“诗赋欲丽” 的作品,刘勰主张“述志为本”(《情采》);对须要“肃恭节文”的章表, 却主张“以文为本”:这种不同态度,是值得注意的。再就是他反对“情为 文屈”而要求“辞为心使”,做到辞与意的统一,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 (原文)

    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 1。天子垂珠以听 2 ,诸侯鸣玉以朝 3 。敷奏以言 4,明试以功 5。故尧咨四岳 6,舜命八元 7 ;固辞再让之请 8 ,俞往钦 哉之授 9 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 10。然则敷奏以言,则章表之义也;明试以 功,即授爵之典也 11。至太甲既立 12,伊尹书诫 13;思庸归毫 14,又作书 以赞 15。文翰献替 16,事斯见矣。周监二代 17,文理弥盛 18。再拜稽首, 对扬休命 19,承文受册 20,敢当丕显 21;虽言笔未分 22,而陈谢可见。降 及七国 23,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 仪,则有四品 24: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25,表以陈请,议以执异。章者,明也。《诗》云 26:“为章于天。”27谓文明也。其在文物 28,赤白曰章 29。表者,标也。《礼》有《表记》30, 谓德见于仪 31。其在器式 32,揆景曰表 33。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

    〔注释〕

    1 联事:联合处理政事。 2 垂珠:古代帝王的礼冠上有十二条丝绳,绳 端系白玉珠。蔡邕《独断》称,汉明帝“诏有司采《尚书•皋陶篇》及《周 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寸,??系白玉珠于其端,是为 十二旒(liú流)”。听:指听政,受理政事。 3 鸣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 身上佩玉,进退有声。 4 敷:陈述。奏:进言。 5 试:检验。这两句是借 用《尚书•舜典》中的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孔疏:“敷 者,布散之言,与陈设义同,故为陈也。奏是进上之语,故为进也。诸侯四处来朝,每朝之处,舜各使陈进其治理之言,令自说己之治政。既得其言, 乃依其言明试之,以要其功,以如其言。即功实成,则赐之车服,以表显其 人有才能可用也。”6 咨(zī姿):商议,询问。四岳:传为古代四方诸侯 之长。汉代孔安国认为:“四岳即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见

    《尚书•尧典》传)明代杨慎认为四岳是一人。(见《升菴经说•四岳为一 人》) 7 八元:传为高辛氏的八个好儿子。元:善。《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天下之民,谓之八元。”8 固辞再让:臣下对帝王的任命,再三表示推让。《尚书•舜典》中说舜、禹、垂、益、伯等人受到任命时,都曾表示辞让。 9 俞:表示同意、肯定的应答之词。钦:敬佩。《尧典》、《舜典》中常用“钦 哉”、“俞,往哉”等话。10 匪:非。假:借用。 11 典:仪式, 12 太 甲:商王,商汤王的孙子。 13 伊尹:商汤王的大臣,名挚。相传汤死后, 太甲昏庸,伊挚作《伊训》以教导太甲。今存《尚书》中的《伊训》是后人 伪托的。 14 思庸归毫(bó博):《尚书•太甲序》中说:“太甲既立,不明, 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毫,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庸:常,这 里指常道。毫:商都,在今河南商邱。 15 作书以赞:《史记•殷本纪》详 载其事:“帝太甲居桐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 现存《尚书》中的三篇《太甲》,也是后人的伪托。 16 献替:指劝善规过。 献,进,替:弃。 17 周监二代:这句是借用《论语•八佾(yì义)》中的: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监(jiàn 践):借鉴。二代:指夏、 商两代。 18 文理:这里指礼仪。《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 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弥:更加。 19 再拜稽首,对 扬休命:《尚书•说命下》载商王任命傅说(yuè 悦)为相,“说拜稽首曰: 敢对扬天子之休命”。稽首:引首至地的跪拜礼。对:答。休:美好。 20 册:册命,帝王封爵的命令。 21 丕(pī批):大。22 言笔:刘勰的解释是 “发口为言,属翰曰笔”(《总术》)。即口头上说出来的是“言”,用文 字写成的是“笔”。23 七国:指战国时期。24 品:类。蔡邕《独断》:“凡 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25 按、 劾(hé河):都是检举揭发的意思。 26 《诗》:指《诗经•大雅•棫(yù 遇)朴》。27 为章于天:原诗是“倬(大)彼云汉,为章于天。”指银河成 为天的文章。这里的“章”有文而明之的意思。 28 文物:指有文采的事物。29 章:《考工记•画绩(huì汇)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30《礼》:指《礼记》,《表记》是其中的一篇。31 仪:仪表。郑 玄《三礼目录》:“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礼记 正义》卷五十四引)32 器式:指用作标志的器具。式:法 33 揆(kUí葵): 察度。景:日光。表:古代用以测日影的计时器。《史记•司马穰直列传》: “立表下漏。”索隐:“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

    〔译文〕

    朝廷设官各司其职,各级官吏共同治理国家大事。天子戴着皇冠受理政 事,诸侯佩着玉器前来朝见。群臣上奏各种政见,帝王便据以查核其功绩。 相传古代帝尧曾向诸侯之长提出询问,帝舜曾任命八个贤人;于是臣下有再 三辞让的请求,帝王用信任和肯定的话授以重任:这些都是在朝廷上口头的对答,并未通过纸笔写成书面文件。可是,用言辞向帝王陈述,就具有进奏 章表的意义了;帝王对臣下功绩的查核,也就是一种授予爵位的仪式了。到 商代的太甲立位,大臣伊挚曾写《伊训》来训诫太甲;及至太甲改过而思念 常道,从被流放的地方回到毫都,伊挚又作《太甲》三篇来赞美他。用书面 文辞来扬善弃恶,就从此开始了。周王朝继承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礼仪 更为隆重。臣下对帝王常称:再三叩头、报答美命、敬受册封、敢当重任等, 这些虽是口讲笔写兼用,但陈辞谢恩之义是明显的。到了战国时期,仍用商 周格式,对帝王呈文,都叫“上书”。秦初确定制度,才改“书”为“奏”。 汉代规定礼节仪式,便把对帝王的上书分为四种:第一种叫“章”,第二种 叫“奏”,第三种叫“表”,第四种叫“议”。“章”用于谢恩,“奏”用 于揭发检举,“表”用于陈述请求,“议”用于提出不同的议论。所谓“章”, 就是明。《诗经》中说,银河“为章于天”,意为文采明显。对于有文采的 事物来说,红白交错就是“章”。所谓“表”,就是表明。《礼记》中的《表 记》,就是君子的品德外现于仪表的意思。对于用作标志之物来说,测量日 影的器具就叫“表”。“章”、“表”的名称,就取之于这种意义。

    (二) (原文)  按《七略》、《艺文》1,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2 , 然阙而不纂者 3 ,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4 。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 察举 5 ,必试章奏。左雄奏议 6 ,台阁为式 7 ;胡广章奏 8,天下第一:并 当时之杰笔也。观伯始谒陵之章 9 ,足见其典文之美焉 10。昔晋文受册 11, 三辞从命 12,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曹公称 13:“为表不必三让,又勿 得浮华。”所以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 14,则未足美矣。至于文举 之《荐祢衡》15,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16,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 并表之英也。琳、瑀章表 17,有誉当时;孔璋称健 18,则其标也 19。陈思 之表 20,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 21,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 22,随变 生趣;执辔有余 23,故能缓急应节矣 24。逮晋初笔札 25,则张华为俊 26。 其三让公封 27,理周辞要,引义比事 28,必得其偶,世珍《鹪鹩》29,莫顾 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30,有誉于前谈 31;庾公之《让中书》32,信美 于往载 33:序志显类 34,有文雅焉。刘琨《劝进》35,张骏自序 36,文致耿介 37,并陈事之美表也。

    〔注释〕

    1《七略》:西汉刘歆(xīn 欣)所编古书目录,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 目录。今不传。《艺文》:指《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在《七略》的基础 上编写的。2 枢机:指主要部分。 3 阙:同“缺”。纂:编辑。《汉书•艺 文志•六艺略》中所录《尚书》类有议奏四十二篇,《礼》类有议奏三十八 篇,《春秋》类有议奏三十九篇,《论语》类有议奏十八篇等,这些“议奏”, 均属石渠论,不属本篇所说的奏、议,故曰“阙而不纂”。 4 故事:旧事, 典章制度,这里略近于档案的意思。而:《太平御览》卷五九四作“布”。 司:主管。范文澜注此句:“谓如《汉志》《尚书》类、《礼》类、《春秋》 类、《论语》类各有议奏若干篇。又法家有晁错、儒家有贾山、贾谊等,诸 人奏议皆在其中。”这与刘勰“阙而不纂”之说不符。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认为:“盖谓书奏送尚书者,则藏于尚书;送御史者,则藏于御史;送 谒者者,则藏于谒者也。”此说近是。按《汉书•艺文志》有云:“至成帝 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 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 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所谓“各 有故事布在职司”,殆即指此而言。 5 察举:选拔官吏。 6 左雄:字伯豪, 东汉顺帝时的尚书令。他的奏议今存《上疏陈事》等,见《全后汉文》卷五 十九。 7 台阁:指尚书台,东汉掌管帝王章奏文书的官署。式:楷模。 8 胡广:字伯始,东汉桓帝时的司空,灵帝时为太傅。《后汉书•胡广传》说 广“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9 谒(yè夜): 进见。陵:陵墓。胡广关于“谒陵”的奏章今不存。 10 典:典范。11 晋文: 指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册:这里指周襄王命晋文公为诸侯伯的册命。 12 三辞:三次辞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周王“策命晋侯为侯伯”:“晋 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13 曹公:指 曹操。这里所引曹操的话,原文不传。 14 靡:美。 15 文举:孔融的字。 他是“建安七子”之一。祢(mí迷)衡:字正平,汉末作家。孔融的《荐祢 衡表》,见《后汉书•孔融传》。 16 孔明:诸葛亮的字,三国时蜀国的著名 政治家。《辞后主》:指《出师表》,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 主:指刘备之子刘禅。 17 琳:陈琳,字孔璋。瑀(yǔ羽):阮瑀,字元瑜。 都是“建安七子”之一。曹丕《典论•论文》:“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 隽也。” 他们的章表,均已无存。18 称健:曹丕《与吴质书》曾说“孔璋 章表殊健”(《三国志•魏书•玉粲传》)。19 标:显著,突出。 20 陈思: 曹植,他封陈王,谥思。曹植的表文,尚存《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 等三十余篇,见《全三国文》卷十五、十六。 21 赡(shàn 善):富足。22 掣:《太平御览》卷五九四作“制”。“应物制巧”和“因地制宜”意近。23 辔(pèi 配):马缰绳。有余:多,这里指长远。 24 节:一定的度数。“执辔有余,故能缓急应节”二句,和本书《通变》篇“长辔远驭,从容按 节”的用意略同。 25 逮(dài 代):及,到。笔札:即纸笔,这里指章表。 札: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26 张华:字茂先,西晋作家。 27 公,公爵。 张华曾封壮武郡公。他的《让公表》今不存。 28 引:引申。比事:排比事 类。《周易•系辞上》:“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29 《鹪 鹩(jiāo liáo 焦疗)》:指张华的《鹪鹩赋》,载《文选》卷十三。鹪鹩: 一种小鸟。30 羊公:指羊祜(hù户),字叔子,西晋武帝时的尚书右仆射。《辞开府》:指羊祜的《让开府表》,见《文选》卷三十七。开府:开建府 署,指开府仪同三司。汉代只有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魏晋以后开府增多, 非三公也可照三公成例开建官府。 31 有誉前谈:李充《翰林论》曾说:“羊 公之《让开府》,可谓德音矣。”(见《太平御览》卷五九四) 32 庾公: 指庾亮,字元规,东晋明帝时为中书监。《让中书》:指庾亮的《让中书监 表》,载《文选》卷三十八(误作《让中书令表》)。中书监:中书省的长 官,掌机密。 33 载:载籍,指章表。 34 显类:《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 四作“联类”,译文据“联类”。35 刘琨:字越石,西晋末年作家。《劝进》: 指刘琨的《劝进表》,载《文选》卷三十七。 36 张骏:字公庭,西晋末据 陇西称凉王。自序:可能指他的《请讨石虎李期表》,见《晋书•张骏传》。37 耿:光明。介:大。

    (译文)

    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各地歌谣也有闻必录; 章、表、奏、议等治理国事的重要文件,其所以没有编录进去,是由于奏议 的掌管各别而编纂者分工不同的原因。前汉时期的章表,留传下来的很少。 到后汉时期,选拔官吏必须考试章表。左雄的奏议,成了尚书台的典范;胡 广的章奏,被安帝称为“天下第一”:这都是当时杰出的作品。读胡广“谒 陵”的章奏,可见其典范之作确是写得很美的。从前晋文公受周襄王册封时. 曾三次辞让然后接受册命,所以汉代末年的让表,也以推让三次为限。曹操 曾说:“写让表不需要三次,又不应文辞浮华。”因此,魏初的章表,大都 就事论事,按实而书;按照华丽的要求来看,这时的作品是不够美的。至于 孔融的《荐祢衡表》,写得意气高昂,文采飞扬;诸葛亮的《出师表》,情 理透彻,文辞流畅:它们虽然在华丽与质朴上各不相同,但都是优秀的表文。 此外,陈琳和阮瑀的章表,在当时很有名气;陈琳之作,曹丕认为特别矫健, 就是建安文人中较突出的了。曹植的表文,更是独冠群雄。他的作品体制宏 富而音律协调,文辞清明而情志显著,随物成巧,变化多趣;如驾千里之马, 轻重缓急掌握得恰到好处。到晋初作者的章表,就以张华较为优秀。他三度 辞让被封为壮武郡公的表文,道理周详而文辞简要,引申意义,排比事类, 都用对偶;一般都珍视张华的《鹪鹩赋》,而没有注意到他的章表。又如西 晋羊祜的《让开府表》,前代论述已有所称誉;东晋庾亮的《让中书监表》, 确较已往章表写得美好:他们表达情志,联系事理,都颇为文雅。此外,西 晋末年刘琨的《劝进表》、张骏的《请讨石虎李期表》,写得光明正大,都 是陈事美好的佳作。

    (三) (原文)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 1。既其身文 2 ,且亦国 华。章以造阙 3 ,风矩应明 4 ;表以致禁 5,骨采宜耀。循名课实 6 ,以章 为本者也 7 。是以章式炳贲 8 ,志在典谟 9;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表体 多包,情伪屡迁 10,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其丽。然恳侧者辞为心使 11, 浮侈者情为文使 12 。繁约得正 13,华实相胜,唇吻不滞 14,则中律矣 15。 子贡云 16:“心以制之,言以结之。”17 盖一辞意也 18。荀卿以为 19 :“观 人美辞,丽于黼黻文章。”20 亦可以喻于斯乎 21!

    〔注释〕

    1.昭明:明辨清楚。心曲:内心深处。2“既其身文”二句:《程器》篇 曾说:“岂无华身,亦有光国。”3 造:达到。阙:宫门外两旁的望楼,这 里泛指朝廷。4 风:教化。矩:画方形的器具,引申指法则。5 禁:宫禁之中, 和上句“阙”字义同。6 循:依。课:查核。《韩非子•定法》:“循名而 责实。”7 章:《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四作“文”。译文据“文”字。文: 指文翰,侧重文采。8 炳:明。贲(bēn 奔阴):美。9 典谟:指《尚书》中 的《尧典》、《皋陶谟》之类作品。1O 情伪:真伪。《周易•系辞上》:“圣 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11 恻(cè测):诚恳。12 文使:一作“文屈”。屈:服,指情受文的支配。13 繁约得正:《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四, 这四字上有“必使”二字。14 唇吻:口吻。滞:不通畅。 15 律:法则。16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17 心以制之,言以结之:这是子贡论 订盟的话。原话是:“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 之,明神以要之。”(《左传•哀公十二年》)杜注:“周:固;制:制其 义;奉:奉费明神;结:结其信;要:要以祸福。”刘勰是断章取义,借指 心以制言,言以结心。 18 一辞意:即《神思》篇要求言与意“密则无际” 的意思。一:统一,一致。要使辞与意结合一致。这是刘勰的重要文学观点 之一。 19 荀卿:名况,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20 黼黻(fǔfú府福): 占代礼服上半白半黑的花纹。这话见《荀子•非相》,原文是:“观人以言, 美于黼黻文章。”杨倞注:“观人以言,谓使人观其言;黼黻文章,皆色之美 者。”刘勰改“观人以言”为“观人美辞”,是据《非相》篇所说的“言”为“言其所 善”而来。全句用意和《荀子》原意略异。 21 喻:说明。

    〔译文〕

    章表的意义,本是用来报答皇恩,颂扬朝廷,表明臣下内心的;既对自 身有光,也对国家有益。因此,把谢恩的“章”送到朝廷,感化意义应该明 显;把陈请的“表”呈上皇宫,骨力辞采应该显耀。按照“章”、“表”的 名称来考察其实质,都是以文采为基础。所以,“章”的体式明丽,而以《尚 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等为典范,做到精要但不粗略,明显但不肤 浅。“表”的内容丰富,复杂多变,应以雅正的意义增其风力,用清新的文 辞显其华丽。但真诚的作者文辞由情志驱遣,浮华的作者情志受文辞支配。 必须做到繁简得当,华实相称,通畅流利,就合于写章表的法则了。借子贡 的话来说,应该用心意来控制言辞,用言辞来表达心意,做到辞意一致。荀 况认为,表达善意的话,比辞采华丽的文章还美好。这话也可说明辞意一致 的道理。

    (四) (原文)  赞曰:敷表绛阙 1,献替黼扆 2 。言必贞明 3 ,义则弘伟。肃恭节文 4, 条理首尾。君子秉文 5 ,辞令有斐 6 。

    〔注释〕

    1 绛阙:赤色的宫阙。2 扆(yǐ椅):屏风,常置帝王座后。这里指帝 王,和上句“绛阙”意同。3 贞:正。 4 肃:敬。节文:节制以礼仪。文: 指礼制。5 秉文:写作。 6 斐(fěi 匪):有文采的样子。

    〔译文〕

    总之,陈述章表于宫阙,是为了向帝王劝善规过。因此,言辞必须正确 明白,意义应该宏大深远。要严肃恭敬地处理得体,使从头到尾条理清晰。 卓越的人物写作章表,一定是文辞优美而富有文采。


如果你对文心雕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文心雕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