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金陵女子

類別︰集部 作者︰蒲松齡 書名︰聊齋志異

    沂水居民趙某,以故自城中歸,見女子白衣哭路側,甚哀。睨之,美。悅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顧我!”趙曰︰“我以曠野無人,而子哭之慟,實愴于心。”女曰︰“夫死無路,是以衰耳。”趙勸其復擇良匹。曰︰“緲此一身,其何能擇?如得所托,媵之可也。”趙忻然自薦,女從之。趙以去家遠,將覓代步。女曰︰“無庸。,,乃先行,飄若仙奔。至家,操井臼甚勤。

    積;年余,謂趙曰︰“感君戀戀,猥相從,忽已三年。今宜且去。”趙曰︰“囊言無家,今焉往?”曰︰彼時漫為是言耳,何得無家?身父貨藥金陵。倘欲再晤,可載藥往,可助資斧。”趙經營,為貰輿馬。女辭之,出門徑去。追之不及,瞬息遂杏。

    居久之,頗涉懷想。因市藥詣金陵。寄貨旅邸,訪諸衢市。忽藥肆一翁望見,曰︰“婿至矣。”延之入。女方浣裳庭中,見之不言亦不笑,浣不輟。趙餃恨遽出,翁又曳之返。女不顧如初。翁命治具作飯,謀厚贈之。女止之曰︰“渠福薄,多將不任。宜少慰其苦辛,再檢十數醫方與之,便吃著不盡矣。”翁問所載藥,女雲︰“已售之矣,直在此。”翁乃出方付金。送趙歸。

    試其方,有奇驗。沂水尚有能知其方者。以蒜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贅,其方之一也,良效。

    【譯文】

    沂水居民趙某,一次因事從城中回家,看見一個身著白衣的女子在路邊哭得很痛心。偷眼一看,女子非常美麗,不由得頓生愛慕之念,兩眼緊緊盯住她不願離去。女子流著眼淚說︰“你這個人哪,為什麼不走你的路而死盯住我?”趙某說︰“我是因為四周空曠無人,而你又哭得非常悲痛,感到心里十分難過。”女子說︰“我丈夫死後我沒有了生路,所以哀愁。”趙某勸她另找一個好配偶,女子說︰“我孑然一身,還有什麼可選擇的?如能得到一個托身之所,做小妾我也願意。”趙某很高興地自我推薦,女子爽快地答應了。趙某覺得離家太遠,想要找一頭牲口,女子說︰“不用。”于是她走在前面,飄飄然就像一個仙女在奔行。回到家後,女子操持家務很勤奮。

    過了兩年多,女子忽然對趙某說︰“感謝你的厚愛,我跟從你一晃已經三年。現在我該走了。”趙某說︰“當年你說沒家,現在你要上哪兒去?”女子說︰“那時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我怎麼會沒有家呢?我父親是在金陵開藥店的。你要再見到我,可以帶些藥材去,來補助一下你的路費。”趙某要為她準備車馬。女子推辭說不用,出門就走了。趙某出門追她沒有追上,不大會兒功夫就不見了蹤影。

    又過了很久,趙某時常思念她,便買了一些藥材來到金陵。他先把藥材寄存在旅店,然後就到街市上去探訪。忽然有間藥店的一位老翁看見他,說︰“女婿來了。”並把他迎進屋里。那個女子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見他來了既不說話也不笑,仍舊洗她的衣服。趙某氣憤地急忙走出,老翁又把他拉了回來。女子還是像剛才那樣不理不睬。老翁命治辦酒飯招待,並準備多給他些錢。女子制止說︰“他福薄,給多了會消受不起。應該多少給點慰勞他的辛苦,再拿出十幾個治病的方子給他,他一輩子就吃用不完了。”老翁詢問趙某帶來的藥在哪里,女子說︰“已經賣了,錢在這里。”老翁于是將藥方和錢交給他,送他出門。

    趙某回到家中以後,試驗那些藥方,非常靈驗。直到今天沂水還有曉得某些藥方的。如用搗蒜的臼接茅屋檐下的雨水,洗肉瘤,就是其中一個方子,特別有效。


如果你對聊齋志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聊齋志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