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墟 四十八卷•張紫陽

類別︰子部 作者︰洪應明 書名︰仙佛奇蹤

    修得性命學的真功要旨

    張伯端是天台人(在浙江省東部,靈江支流始豐溪上游),年少時好學

    習讀書,後來又想承傳混元之道,但學得不周全齊備,便孜孜以求地遍訪四

    方各地。

    宋神宗熙寧二年,張伯端游歷蜀地時,遇到劉海蟾。劉海蟾傳給他金液

    煉丹火候的秘訣。結果,張伯端便改名“用成”,字平敘,號“紫陽”。

    曾有一位僧人學習戒律,規定智慧,能夠在入定時,于頃刻間神游數百

    里之遙。他和紫陽高雅的志趣相合。有一天,紫陽說︰“禪師您和我遠游嗎?”

    僧人說︰“可以,願意和你同去楊州,觀賞瓊花。”紫陽于是和僧人坐在一

    間清靜的屋子里,二人相向,雙目閉起,雙足交迭而坐,神魄外馳,待紫陽

    到楊州時,僧人已先到。圍著瓊花看了三圈,紫陽說︰“可以各折下一枝花

    為物的標記。”不一會兒,紫陽說︰“禪師,您的瓊花在哪里?”禪師在袖

    口里和手上什麼都沒見到。紫陽卻拿出瓊花和禪師賞玩。他的弟子因此問他︰

    “一同出外神游,為什麼有有和沒有之不同呢?”紫陽說︰“金丹制煉,性

    命之學,宇宙成物的本原我都研習過,所以,才能聚在一起成為有形之物,

    散開來則成為精氣,所到之處,神可以以形出現,叫作陽神。而禪師呢,他

    所修煉的總是急于見效,不再修煉性命之學的真功要旨,所以,他所到之處,

    見不到具體的形影,叫作陰神。陰神是不能接觸實物的。”(所以,禪師手

    中、袖中才沒有瓊花)。宋英宗治平年間,張紫陽訪問扶風(在陝西省寶雞

    市東部)的馬默和處厚二人于河東(山西省境內,劃分河以東地區),把自

    己所撰寫的《悟真篇》送給處厚,說︰“我平生所學到的道法都在這本書里

    面,希望您能四處傳播這部書,一定會有讀了這本書而領會書中旨意的人。”

    元豐五年(宋神宗年號)夏天,紫陽在打坐時逝去。時年九十九歲。他的弟

    子用火焚燒他的遺體,竟得舍利成百上千塊,大的象芡(又稱“雞頭米”)

    的果實,顏色深青帶紅,知道的人說︰“這種色澤就是道書說的‘舍利耀金

    姿啊’”又過了七年,劉奉真遇到港澳陽于王屋山,留下詩賦一張而去。

    【原文】

    張伯瑞,天台人。少好學,晚傳混元ヾ之道而未備,孜孜訪問,遍歷四

    方。宋熙寧二年,游蜀,遇劉海蟾ゝ,授金液還丹火候之訣,乃改名用成,

    字平敘,號紫陽。嘗有一僧,修戒定慧,能入定ゞ出神,數百里間頃刻即到。

    與紫陽雅志契合。一日,紫陽曰︰“禪師今日能與遠游乎?”僧曰︰“可願

    同往楊州觀瓊花。”紫陽于是與僧處一靜室,相對瞑目,跌坐出神。紫陽至

    時,僧已先至。繞花三匝,紫陽曰︰“可折一花為記。”少頃欠伸而覺,紫

    陽曰︰“禪師瓊花何在?”禪師袖手皆空。紫陽乃拈出瓊花,與僧把玩。弟

    子因問紫陽曰︰“同一神游,何以有有無之異?”紫陽曰︰“我金丹、大道、

    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謂之陽神,彼之

    所修,欲速見功,不復修命真,修性宗,故所至之地,無復形景,謂之陰神。

    陰神不能動物也。”英宗治平中,訪扶風馬默、處厚于河東。乃以所著《悟

    真篇》授處厚,曰︰“平生所學盡在是矣。願公流布此書,當有因書而會意

    者。”元豐五年,夏,趺坐而化。住世九十九歲。弟子用火燒化,得舍利々

    千百,大者如芡實,色皆紺碧。識者謂曰︰“此道書所謂舍利耀金姿也。”

    後七年,劉奉真遇紫陽于王屋山,留詩一張而去。

    

    【注釋】

    ヾ混元︰即混元教,道教之一。該教奉混元老祖為最高神祗。太上老君

    即稱混元皇帝。

    ゝ劉海蟾︰五代時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

    ゞ入定︰僧人靜坐斂心,不起雜念,使心定于一處。

    々舍利︰梵文,意謂尸體或身骨。


如果你對仙佛奇蹤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仙佛奇蹤》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