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明典真偽十

類別︰集部 作者︰(清)嚴可均 書名︰全後周文

    問︰「老經五千,最為淺略,上清三洞,乃是幽深。且靈寶尊經,天文玉字,超九流,越百氏,儒統道有,豈及此乎?」答曰︰「老子《道經》,樸素可崇,莊生《內篇》,宗師可領。暨茲已外,制自凡情,《黃庭》《元陽》,采撮《法華》,以道換佛,改用尤拙。《靈寶》創自張陵,吳赤烏之年始出,《上清》肇自葛玄,宋齊之間乃行。尋聖人設教,本為招勸,天文大字,何所詮談。始自古文大小兩篆,以例求之,都不相似,陽平鬼書,于是乎驗。晉元康中,鮑靖造《三皇經》被誅,事在《晉史》,後人諱之,改為三洞,其名雖變,厥體尚存,猶明三皇,以為宗極,斯皆語出凡心,實知非教,不關聖口,豈是典經?而張葛之徒,皆雜符禁,化俗怪誕,違爽無為。哀哉吁,仍乃指曰跡欲比蒼文,以毒乳而方甘露乎。」

    問︰「道經幽簡,本接利人;佛經顯博,源拔鈍士︰窮理微事,皎然可見。」答曰︰「釋典汪汪,幽顯並蘊,玄章浩浩,廣略俱通。大智度曰︰為利人略說,為解義故;為利人廣說,為誦持故;為鈍人略說,為誦持故;為鈍人廣說,為解議故。如般若一座,敷玄鷲岳,及其皆益,乃數十周,智典既然,余經皆爾。通言博在其鈍,何誣之甚,香城金簡,龍宮玉牒,天上人間。經典何量?八音部帙,其數無邊,十二該之,罄無不盡,可謂《詩》篇三百,蔽者一言,以此例之,廣略可見。詳其道經,三十六部,廣則定廣,無略可收,即是純鈍,何利之有。廣而可略,則非定廣,略而可廣,則非定略,釋典之深,于是乎在。


如果你對全後周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全後周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