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魏公慶歷中以資政殿學士帥淮南,一日,後園中有芍藥一千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間之。當時揚州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公異之,開一會,欲招四客以賞之,以應四花之瑞。時王岐公為大理寺評事通判,王荊公為大理評事僉判,皆召之。尚少一客,以判鈴轄諸司使忘其名官最長,遂取以充數。明日早衙,鈐轄者申狀,暴泄不至,尚少一客,命取過客歷,求一朝官足之;過客中無朝官,唯有陳秀公時為大理寺丞,遂命同會。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為盛集。後三十年,四人皆為宰相。
韓魏公在慶歷年間以資政殿學士之職統領淮南,一天,後園中芍藥花有一株分成四枝,每一技上有一朵花,上下紅色,中間雜以黃色花蕊。當時揚州的芍藥,沒有這個品種,今天說的“金纏腰”的芍藥就是。韓魏公認為此花奇異,開了一個會,想招四方客人來品賞它,以應四枝花的祥瑞。當時王峽公任大理寺評事通判,王荊公為大理評事金判,都被召請。還少一客人,因為判鈐轄諸司使忘了他的名字,官最大,于是就取以充數,第二天上早衙,鈐轄者申述,肚子大泄沒有到。還少一客人,就命令取過客歷,尋求一位朝官補足四人,但過客中沒有朝官,只有陳秀公當時為大理寺丞,于是命他一同會聚。到筵席中間,剪下四枝花,四個客人各簪一技,很為盛大。過了30 年,四個人都做了宰相。
瀕海素少士人。祥符中,廉州人梁氏卜地葬其親,至一山中,見居人說︰旬日前有數十龜負一大龜葬子此山中。梁以為龜神物,其葬處或是福地,與其人登山觀之,乃見有丘墓之象,試發之,果得一死龜。梁乃遷葬他所,以龜之所穴葬其親。其後,梁生三子︰立儀、立則、立賢。立則、立賢皆以進士登科;立儀嘗預薦,皇 中,依智高平,推恩授假板官。立則值熙寧立八路選格,就二廣連典十余郡,今為朝請大夫致仕,予亦識之。立儀、立則皆朝散郎,至今皆在。徙居廣州,郁為士族,至今謂之“龜葬梁家”。龜能葬,其事已可怪,而梁氏適興,其偶然邪,抑亦神物啟之邪?
海邊向來少士人。大中祥符年間,廉州人梁氏佔卜找地安葬他的父母親,到一山中,見當地人說︰十多天前有幾十只龜背著一只大龜葬在這座山中。粱氏認為龜是神物,它安葬之處或許是福地,與山中人登山觀看,便看見有墳墓的形狀。試著發掘,果然發現一死龜。梁氏就把死龜遷葬到別處,將龜所葬的穴安葬他的父母親。後來,梁氏生了三個兒子︰立儀、立則、立賢都以進士登科。立儀曾參加考試,皇 年間,依智高之亂平定,得到恩寵被授予假板宮。立則踫上熙寧年間確立八條選拔人材的標準,到廣甫西路、東路接連主管十余郡,如今做朝中大夫而退休,我也認識他。立儀、立則都是朝散郎,至今都在。遷居廣州,成為了大士族,到今天還稱為“龜葬梁家”。龜能安葬,這件事本已奇怪,而梁氏恰好興盛,這是偶然的呢,還是神靈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