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季夏紀第六 制樂

類別︰子部 作者︰呂不韋 書名︰呂氏春秋

    【原文】

    四曰︰欲觀至樂,必於至治。其治厚者其樂治厚,其治薄者其樂治薄,亂世則慢以樂矣。今窒閉戶牖,動天地,一室也。故成湯之時,有谷生於庭,昏而生,比旦而大拱。其吏請卜其故。湯退卜者曰︰“吾聞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妖者禍之先者也,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於是早朝晏退,問疾吊喪,務鎮撫百姓。三日而谷亡。故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百吏皆請曰︰“臣聞地之動,為人主也。今王寢疾五日而地動,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曰‘請移之’。”文王曰︰“若何其移之也?”對曰︰ “興事動眾,以增國城,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見妖也,以罰有罪也。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罰我也。今故興事動眾以增國城,是重吾罪也。不可。”文王曰︰“昌也請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於是謹其禮秩、皮革,以交諸侯;飭其辭令、幣帛、以禮豪士;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群臣。無幾何,疾乃止。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已動之後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國五十一年而終。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公懼,召子韋而問焉,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者,天罰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禍當於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與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為君乎?寧獨死!”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害則民饑,民饑必死。為人君而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盡已,子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載拜曰︰“臣敢賀君。天之處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歲。”公曰︰“子何以知之?”對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賞,熒惑必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當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歲’矣。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熒惑不徙,臣請死。”公曰︰“可。” 是夕熒惑果徙三舍。

    【譯文】

    想要欣賞最和諧完美的音樂,必定要有最完美的政治。國家治理美善的,它的音樂就美善,國家治理粗疏的,它的音樂就粗疏,至于亂世,音樂已經流于輕慢了。

    雖關閉門窗,在一室之中卻可感動天地。

    成湯在位的時候,庭中生出一棵奇異的谷子,黃昏時萌芽,等到天亮已經有兩手合圍那麼粗了。湯的臣下請求佔卜異谷出現的原因。湯辭退佔卜的臣子說︰“我听說,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兆,卻做不善的事,福就不會降臨。怪異的事物是災禍前先兆,但是如果遇到怪異而做善事,災禍就不會降臨。”于是他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事,探問病人,吊唁死者,務求安撫百姓。三日之後,庭中的異谷竟消失了。所以說。禍是福所倚存的東西,福是禍所隱藏的處所。這個道理只有聖人才能認識到,一般人哪里會知道事物變化的終極?

    周成王即位八年了,這年六月,文王臥病在床五天而地震,震動範圍東西南北不出國都四郊。百官都請求說,“我們听說,地之所以震動是為君主的緣故。如今大王您臥病五天而地震,震動範圍四面不超出國都四郊,群臣都十身恐懼,說‘請王把災禍移走’。”文王說,“怎麼移走它呢?”臣子回答說︰“征發徭役,發動民眾,來增築國都的城牆,大概就可以把災禍移走吧。”文王說︰“不行。上天顯現怪異是借以懲罰有罪的人。我必定有罪,所以天借此懲罰我。如今特為此征發徭役,發動民眾,親來增築國都城牆,這是加重我的罪過。這麼辦不行。我願意改變過去的行為,增加美善的品德,來移走災禍,或許可以免除災禍吧。”于是文王慎重對待禮法、聘問,用以結交諸侯,整飭辭夸、禮品,用以禮賢下士;頒布爵位、等級,田地,用以賞賜群臣。沒過多久,文壬的病就好了。文王即位八年而地震,地震之後又在位四十三年,文王共蒞臨王位五十一年而死。這全在于文王用以止息禍殃、滅除怪異的方式得當啊。

    宋景公在位的時候,火星出現在心宿的位置。景公害怕了,召見子韋,向他詢問道︰“火星出現在心宿,這是什ど征兆呢?”子韋說︰“火星代表上天的懲罰,心宿是宋國的分野,災禍當降臨在國君您的身上。雖然如此,災禍可以轉移給宰相。”景公說;“宰相是跟我一起治理國家的人,卻要把死亡轉嫁給他,這不吉利。”子韋說︰“災鍋可以轉移給百姓。”景公說;“百姓死了,我將紿誰當國君呢?我寧肯獨自去死!”子韋說;“還可以把災禍轉移給農業收成。”景公說︰“農業收成受到損害,百姓就會遭受饑荒,百姓遭受饑荒必死。給百姓當國君,卻殺害自己的百蛀,以求使自己活下去,那誰還會把我當作國君昵?這是我的命數本來已經到頭了,你不要再說了!”子韋立刻離開所立之處,面向北拜兩拜說;“我祝賀您!天居于高處卻可以听到地上的一切,您有符合最高尚道德的三句話,天一定獎賞您三次,今夜火星一定後退三舍,您可以延壽二十一年。”景公說︰“你根據什麼知道舍這樣呢?”子韋回答說︰“您有三旬美善之吉,所以必得三次獎賞,因此火星一定後退三舍。遷移一舍要經過七顆星,一顆星代表一年,三七二十一年,所以我說‘您可延壽二十一年’。我請求守候在宮殿台階之下現察火星,火星如不後退,我甘願一死。”景公說;“可以。”這夜火星果然後退了三舍。


如果你對呂氏春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呂氏春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