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故易有太極,ヾ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ゝ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頤索隱,銫深致遠,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乎蓍龜。ゞ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々《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易》曰︰“自天 之,吉無不利。”子曰︰“ 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 之,吉無不利也”ぁ
注釋︰
ヾ太極︰先儒眾說不一︰虞翻譯為“太一”︰“太極,太一也。”(《周易集解》)馬融釋為“北辰”︰“太極,北辰也。”(《經典釋文》)鄭玄釋為“道”︰“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文選》注)王弼釋為“無”︰“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周易注》)孔穎達釋為“氣一”︰“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雲‘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周易正義》)朱熹釋為“理”︰“太極者,其理也。”(《周易本義》)邵雍釋為“無為之本”︰“太極,何物也?曰無為之本也。”(《周易折中》引)鄭維[釋為“乾”︰“乾者,一而已;一者,太極也。”(同上)徐在漢釋為“乾坤”︰“同一,乾坤也。以其一神則謂之太極,以其兩化則謂之兩儀。”(同上)崔憬、朱震、毛奇齡、胡渭等人皆認為太極是就筮法而言,蓍策未分、奇耦未形即是太極。(見《漢上易傳》、《仲氏易》、《易圖明辨》)案閩監毛本、石經本、岳本“太”皆作“大”,故太、大通,太即大。極,《說文》訓為“棟”,《逸雅》訓“棟”為“中”,即指居屋之中,而《廣雅釋詁》雲“極,至也”,“極,高也”,此“至”、“高”皆緣“棟”而生,故“太極”有高大而中和之義。極大曰“太”,中而未分曰“一”︰故“太極”又稱“太一”。而“太一”古人多指“太一”星,《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又稱北辰,《易緯乾鑿度》雲︰“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鄭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太一,北辰即指北極星,《爾雅》︰“北極謂之北辰。”案《文耀鉤》︰“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也。”故知太一(或北極)為含元生氣之本。因而“太極”在古代又常常被解釋為無所不包、渾淪未判的宇宙本原,《莊子》“道 在太極之先”之“太極”即是此意。
ゝ兩儀、四象︰先儒有不同解釋,然由“易與天地準”及“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考之,還以解“兩儀”為陰陽,“四象”為七八九六為妥。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從“是故易有太極”到“吉凶生大業”一節,歷來多從宇宙產生角度或從畫卦角度理解。筆者認為,此節當言筮法。第一章此節有“易”、“八卦定吉凶”等字眼,顯然乃就《周易》筮法而言,僅從宇宙本原來理解是不妥的。第二章此節多用“生”字,《系辭》凡言“生”,如“生變化”、“生吉凶”、“生情偽”、“生利害”及“生生之謂易”皆是筮卦,非畫卦,凡論畫卦不用生,而用“作”,如“始作八卦”、“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第三章此節與“大衍章”相合。
ゞ法,指地。象,指天。《系辭》︰“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變通︰四時推移終而復始,變而通達。縣,即懸。崇,充實。立成器︰創立成就器物。探賾索隱︰探討事物之繁雜,求索事物之幾微。索,求尋。隱,幾微。鉤深至遠︰鉤取深奧推致遠大。鉤,曲而取之。致,推致。成天下之︰成上下文義思之。成即盛,作容納解。,一本作娓娓,先儒釋為勉勉,亦有釋作微妙者。然由“探頤索隱,鉤深致遠”思之,當以作微妙于義更勝《莊子》雲︰“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心巨,蓍龜決,皆斷于幾先。”即其證。蓍龜︰蓍草龜甲。“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能辨吉凶。”(劉向語)莫大于蓍龜,漢書引作“莫善于蓍龜”。
々神物︰指蓍龜。則︰法。河出圖,洛出書︰河,黃河。洛,洛水。關于河圖洛書眾說不一,鄭玄認為二者皆為書︰“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認為河圖即八卦,洛書即洪範九疇,也有人認為河圖洛書為天象圖,為玉石寶器等。宋代陳摶等人自稱發現了由黑白圓點組成了古河圖洛書,邵雍、劉牧等人又傳授發明之。圖書之學逐漸成為易學中的一大分支,到了清代以胡渭為代表樸學大師經過考證,提出宋人所謂河圖洛書是偽造,自此,圖書之學開始衰微。戰國乃至春秋時代的河圖洛書到底是什麼樣子?有待于考古發掘,進一步證實。
ぁ四象︰古者多解︰第一章“神物”,“變化”,“垂象”、“河圖洛書”。第二章水火木金。第三章陰陽老小。第四章實象,假象,義象,用象。案上下文義,當以陰陽老小為勝。
今譯︰
所以《周易》中有太極,(由太極)生成兩儀,兩儀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斷吉凶,吉凶成就大業。所以效法而成象莫過于天地,變化通達莫過于四季,懸垂其象而顯著明示莫過于日月,崇實高大莫過于富足尊貴,具備天下之物而致其用,創立與成就器物,以利天下之民,莫過于聖人。探尋事物繁雜,求索事物幾微,鉤取深奧推致遠大,以斷定天下吉凶,促成天下幾微之事,莫過于蓍龜,所以天生(蓍龜)神物,聖人效法它;天地變化,聖人效法它;天垂示(日月星)象,現示吉凶,聖人效法它;黃河出圖,洛水出書,聖人效法它。故《周易》有這四象,昭示其義,系以文辭,所以告人。確定吉凶,賴以推斷。《周易》說︰“自天 之,吉無不利。”孔子說︰“ ,就是佑助,天所佑助的,是順從;人所佑助的,是誠信,履行誠信而思于順天,又崇尚聖賢,所以,‘自天 之,吉無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