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魂魄

類別︰子部 作者︰宋•羅璧 書名︰羅氏識遺

    《左傳》鄭子產論伯有之厲曰︰人生始化曰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精爽至于神明。先儒釋魄附形之靈,魂附氣之神。魄靈謂如耳目、視听、手足、運動、聲音、啼呼,一魄具一靈也。魂神謂之精神、知覺,所以使之視听、運動、啼呼者也。故魄,白也,體質具而各明白也。魂,芸也,氣呼吸往來芸動也。人生位高權重者,為其稟氣強厚,倘死非正命,必有未盡之數,不散之英,蓋魄雖死而魂不散,憑依為厲。容有此理,故傳者于韓原之戰秦獲晉惠,推以為申生之厲。晉景疾在膏盲,藥不可為,推以為殺趙同、趙括之厲。後皆益以得請于帝之語。余以事理推之,神怪謂必無,不可青天白日和平或為疹疾苦楚,怪何嘗無之(《抱樸子》曰︰夏宜長而薺麥枯焉,冬宜凋而松柏茂焉,盛陽宜暑,而夏或涼,極陰宜寒,而冬或溫,皆物理之變怪不常者也)。故雙峰饒氏釋“子不語怪力亂神”章謂︰此等事謂有則無從執著,謂無則陰陽變化,造化百端,故聖人只不言。此論近于人情,但如《左傳》必事酬報人,似太神。況伯有死于帶段,實子晰之謀,何伯有之厲不報晰而急殺段。申生之縊,實驪姬之譖,同、括之死亦莊姬之譖,何不報二姬而仇惠、景?春秋臣弒君者三十六,而不聞報其臣,比干、子胥之徒皆以忠受戮,而不聞報其君。故《左傳》之失也誣。(曾寶潭嘗謂︰宋之制作粹于漢唐,曾無逆天害人之事,而靖康太宗之後,德理宗之後,俱為    北狩,乃有漢唐所無,蓋方太祖疾危,屏人獨召太宗,已而太祖以柱斧擊地,好為之,燭影下遙見太宗若為遜避之狀,故舊疑太宗殺太祖。理宗居潛,濟王已位青宮,及寧宗大漸,史彌遠復援立理宗,濟王遂不得立,死。或者二宗殄祀,猶罰晉弊韓之說,太祖、濟王亦有請帝以報之理。余竊謂太祖果欲報仇,不應遲之幾世而濟責,以當首泄之彌遠。親老、親眷、翁舊嘗將太祖柱斧遙見之疑質之,上高陽蘭坡先生起莘坡謂︰江左宋齊抽殺同氣者,後皆不昌,太宗果欲不應,其後八葉天子且多令主,治且幾二百年,但即位後德昭、德芳俱不得其死,又受天下于太祖,更不還其子孫以天下,則太宗之失也)。                


如果你對羅氏識遺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羅氏識遺》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